「催」殘人生
港人生活急促可說譽冠全球,樣樣講求效率,事事爭分奪秒,是先天地理因素還是後天社會薰陶這個不得而知,但打從出生開始,就與「催」結下終生不解緣。
產房內助產士急急趕趕的為臨盆太太作好準備,抽著笑氣(氧化亞氮,分娩時作麻醉鎮痛)的產婦喊得死去活來,陪產準爸爸笨著手腳為太太拭汗,大家都抱著同一目的,就是催促小頑皮快快從媽媽肚裏鑽出來。
小頑皮呱呱落地,隨即開展那璀璨而急趕的美麗人生。啜著媽媽的奶還未半飽便傳來一陣溫柔親切的聲音:「快吃快吃,再不吃走不了奶水來。」學便、學行、學說話,圍繞著的都會說「來來來!快拉、快行、快叫一聲爸爸媽媽!」,頂多添上一兩句讚美說話,他們總不明小頑皮有的就是「時間」。
當開始漫長讀書生涯,「催」亦會隨之而昇華;睡夢未完就已聽到「夠鐘夠鐘,快起來!」趕校車趕上學成為每位學童日常首要的急事,放學趕功課、測考趕溫習,都巳習以為常,還得應付緊迫密集的課餘活動及尚在培養當中樂趣的興趣班,大家都似趕著裝備成未來戰士以應付末日來臨的挑戰。
「快人一步,理想達到。」成為每個人座右銘,不止限於派位叩門找學校,但凡要輪候的都要夠快夠早,不然就失去最好時機;買樓要排、買書要排、買動漫電玩更要排,去年人家早一天,今年便要早兩天,縱使自己用不著也會是一個不錯商機;到這時不止單單是讓人「催」,還得學習如何自己「催」。
再下來的歲月是催著趕專題、趕論文,同時亦急著應付一眾環球好友及網路情人,屏幕內傳來一個又一個訊息,收下一個又一個分享檔,大量資訊如洪流般塞進腦袋,縱使如何努力,就是趕不及看完所要看的東東,還要抽點時間整理博客;電腦開始取代媽媽成為日常最親密的催逼對象,28.8、33.6、56k modem 在這亦步亦趨下一一成為堆田區的住客。
踏入社會後,「催」不單是一個動詞,更發展成為一種精神層面,「催」會成為上司下屬及同事之間的一種橋樑,公司與公司之間的伙伴關係,商務發展的必要元素。在家庭方面,父母會催拍拖,女友會催結婚,長輩會催繼後。自組天地後,入夜時妻子架上迷人的厘士睡袍催著上床,上床後總愛嚷著「快快快!」、「來來來!」,可是激戰過後,「快」絕不會帶來預期的讚譽。
半生過去,下一個小頑皮又趕著讚出來,「催」便會週而復始的延續下去。年華漸去,想必可以退下火線讓急促的人生稍作舒緩,可是奔波帶來的疲憊,催促了衰老、催促了疾病;行動愈慢的同時更感周遭步伐難以跟上,「急」、「趕」、「快」、「催」,總是擺脫不來。本認為是人生可以最悠閒的時候,剩下的只是殘破身軀和倦透心靈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