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vember 25, 2005

「變質教育」伸延討論

  教統局現行之《小一入學統籌法》中自行分配部份,必收生及同校家屬之分數都是本著方便照顧而訂定,也為人所接受,而引起爭議主要是校董、舊校友、團友及宗教幾個非切合實際需要的分數;理解到在公平原則的大前提下,本應沒有任何優先的權利,而兄姊及同校家屬的優勢屬於體諒實際照顧的情況所以令人接受,其他的就較明顯違背原則而行,宗教問題就如前文所說,不會因辦學教會或學生信仰產生多大衝擊,十個家長九個不會考慮宗教因素來選校,相反這五分就打造了部份家長的歪風。因為這等分數都涉及關照與世襲,才使得很多家長指摘制度公平不足,事出有因,並非家長為一己利益而盲目抨擊。

  論到家長變質,也許先來看看申請小一入學的大概情況;教統局現採用之《小一入學統籌法》本不存有考試制,假設不存在學位分爭拗而後補位由教統局安排補上,家長亦不用大費周章而必取得學位,如願與否聽天由命,也不會有皇帝位的出現。在統籌法以外,私立及直資是家長的另一選擇,加上實際存在的後補學額,而這些都是由學校自行篩選取生,令報考的家長不得不作出準備,選私立、直資是個人意願,選後補是抽籤未能如願時的後著,這都是驅使家長對子女作出訓練的誘因。

  為何部份家長採取較極端的行為,又要子女成為文武雙全的未來戰士,主要是報考私校、直資或後補位考試時,校方除了採用不同的形式考試外,會以臨場表現、過去成績、獎項、曾就讀的興趣班作出篩選,有的更會面見家長看看背景、栽培力度等。「有學樂器嗎?識彈甚麼樂章嗎?」是現實會出現的問題,既然知道學校選生方針及考問範圍,家長也得採取相應行動,特別是面對名校之時,越想被取錄時就越是出力,這間校長喜樂器、那間校長喜運動,為了增加子女入讀機會,在可改變因素下報讀興趣班是最直接的強化方式,而坊間也崛起不少新類型興趣班來迎合需要,這又學那又學,做成太多興趣的情況。由於這些學位競爭下形成的惡性循環,你一鞭時我一步,最後就苦了他們的兒女。家長追捧名校是不難理解,說得上名校自有其過人之處,學校因素對成長有很大關係,家長緊張是當然的事,問題是家長有否衡量自己及子女雙方的能力和日後的配合。情況也不是想像中的嚴重,不會太多人可月花八九千來應付興趣班,移船就磡及領洗取分的亦祇屬少數,這類都是隨波逐流以外的小部份,要隨他們走亦不是人人可為。

  面對小一選校我也是過來人,沒想過要追捧名校,亦沒刻意對小兒作出特訓,所選的頭幾位都祇是區內校譽較好的而已,當然三兩樣興趣班亦會有,不應付報校也得讓小朋友學點東西。論到報校,自問未能撇脫得甚麼也不管,明知抽籤制可能會出現的失望,統一派位公佈前也作了不少準備,整理履歷文件、寫自薦信是基本的事;後來統一派位接近雙位的志願,被 JoeJoe 言中要爭皇帝位,失望自然事,說實當時的結果已是相熟家長中最差的一個,最後報了原來的首三志願作後補而獲兩間接見;記得公佈的抽籤比率約有八成派得首三志願,但祇要不是第一志願的都會與你一起爭取後補的機會。報考後補是相當渺茫的一件事,一般後補位祇是十多廿個的名額,而一一志願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,即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均選該校為首志願,不然有得見都會次人一等,還要扣減人情因素,其他追志願的考生等,想愁也愁不來,盡了自己能力就是。

相關文章:
小仲 - 變質教育
Matxela - 談「變質教育」
Joejoe - 也談變質教育
小仲 - 再談變質教育

No comments: